首页

美脚女王都有谁

时间:2025-05-26 13:12:43 作者:2025年“汉语桥”世界大中小学生中文比赛全俄总决赛成功举办 浏览量:94595

  中新网莫斯科5月25日电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及第五届世界小学生中文秀俄罗斯赛区总决赛25日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落下帷幕。来自全俄的21名大学生组选手和17名中学生组选手齐聚伏尔加格勒市,17名小学组选手则以线上形式参赛。本次活动由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主办,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承办。

当地时间5月21日,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俄罗斯赛区总决赛在伏尔加格勒市举行。图为参赛的俄罗斯大学生选手。(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 供图)

  本届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主题演讲、中华才艺展示、即兴演讲以及中国文化知识竞答等环节。选手们展现出扎实的中文能力与深厚的文化素养,体现了俄罗斯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主题演讲环节,选手们围绕“天下一家”、“追梦中文,不负韶华”等主题,结合自身经历,表达真挚情感,展现深刻思考。中华才艺展示异彩纷呈,涵盖歌舞、朗诵、快板、相声、国画、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中学生组中更有选手表演皮影戏等传统艺术,令人耳目一新。

  知识竞答环节紧张激烈,全面考察选手们的听说能力、应变能力和文化储备,充分展现出他们的综合素质。令人欣喜的是,小学组选手表现突出,展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和艺术修养,反映出中文学习在俄罗斯青少年群体中的日益普及与深入。

当地时间5月22日,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俄罗斯赛区总决赛在伏尔加格勒市举行。图为中学生组选手参加比赛。(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 供图)

  经过激烈角逐,大学生组冠军由喀山赛区的尼古拉耶娃·维塔利娜获得;中学生组冠军由圣彼得堡赛区的库钦斯卡娅·伊琳娜摘得;小学生组冠军由圣彼得堡赛区的亚利尼齐·妮娜夺得。大学生组和中学生组团体冠军则分别由莫斯科代表队和圣彼得堡代表队夺得。大赛还设立“最佳知识奖”“最佳才艺奖”“最佳人气奖”等多个单项奖项,表彰选手在各环节中的优秀表现。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曹士海在致辞中指出,中文和俄语学习在增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深化各领域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复合型双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语言教育合作也在持续推进。他表示,“汉语桥”比赛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展示才华、增进了解、结交朋友的重要平台,期望选手们以比赛为契机,深入学习中文,成为中俄友谊的使者,为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和务实合作贡献力量。

当地时间5月22日,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俄罗斯赛区总决赛在伏尔加格勒市举行。图为中学生组参赛选手集体合影。(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 供图)

  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校长科罗特科夫表示,近年来,该校与中国高校合作成效显著,积极打造青年交流平台,为俄中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他期待更多俄罗斯青年通过学习中文,成长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生力量。

  伏尔加格勒州经济政策与发展委员会代理主席乌斯科夫指出,伏尔加格勒州高度重视与中国伙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教育与文化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他希望以“汉语桥”比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双方在青年交流和教育合作方面的深入发展,夯实俄中友好合作的社会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近86万人报名参加2023年法考客观题考试

“我们愿继续同世界上一切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共同探讨实现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的路径,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重若千钧的话语,立足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饱含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

建设银行首单500亿元TLAC债券成功发行

在过去5年中,中意巴士不仅持续提升优化服务品质,还致力于传递人文关怀:为抗“疫”夫妻提供免费定制婚车服务、为疫情防控期间的意大利打造“为意大利加油”1314路专属巴士、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发起“用爱向老兵致敬”1314抗美援朝老兵婚车主题活动……每一辆中意巴士,都承载着杭州这座城市的爱的故事和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记忆。

上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迎来三周年。当前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容预期强烈,将在电力行业基础上纳入更多高排放的行业企业,而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或首当其冲。

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沪开幕

据悉,本届大会将通过“2个交易博览专馆、6个系列活动专区”,打造集知识产权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交流研讨、创新合作于一体,汇聚知识产权供需全链条的资源平台,推动专利产业化和专利价值实现,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阳明心学远播海外 为什么能引发全球共鸣?

有专家认为,目前大多数环境、物品和工具都是依照“人”的尺度设计的,和人类形态接近的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配复杂的物理世界。比如,用视觉代替“眼睛”处理物理世界数据,机器人的理解就不会“失真”,能够最大限度保障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